如何判断水处理药剂是否失效?日常储存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1)判断药剂失效的方法:
外观观察:正常 PAC 为淡黄色粉末或液体,若结块、变色(如发黑)则可能失效;PAM 溶液若出现分层、浑浊,说明已降解;缓蚀阻垢剂若出现沉淀、异味,可能是成分分解或污染;
小试验证:取少量药剂按正常投加量做烧杯实验,若絮凝效果变差(絮体小、沉降慢)、阻垢率下降(水垢生成量增加)、杀菌效果减弱(细菌总数超标),说明药剂失效;
成分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药剂有效成分含量(如 PAC 的 Al₂O₃含量、阻垢剂的有机膦含量),若低于标准值(如 PAC 的 Al₂O₃含量应≥28%),则判定为失效。
(2)日常储存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有机膦类阻垢剂、PAM 需储存于 0-40℃环境,避免高温导致降解;次氯酸钠需避光低温储存(<30℃),防止分解;
防潮防水:固体药剂(如 PAC、硫酸铝)需密封储存,避免受潮结块;液体药剂需防止进水稀释,影响浓度;
分类存放:酸性药剂(如硫酸、盐酸)与碱性药剂(如氢氧化钠、碳酸钠)需分开存放,避免混合反应;杀菌剂与其他药剂需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保质期管理:固体药剂保质期通常为 1-2 年,液体药剂(如 PAM 溶液)建议现配现用,储存不超过 7 天。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相关信息建议咨询:0632-522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