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取了西、北江取水,河网汊道排污的办法
12月6日,部分省、市人大代表视察广州市水污染防治情况。广州市环保部门在工作汇报中透露,尽管近年来广州市为治理城市生活污水不遗余力,但佛山、南海、三水等市垃圾、生活污水通过佛山水道、水口涌、西南涌,直接汇入广州珠江河段西航道,严重威胁着广州水体,尤其是对广州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龙溪河河水直接汇入珠江西航道,沿着右岸(靠芳村区)往上游走,可见水越来越黑,开车走约有20分钟,就能看到河的左岸有七八处往龙溪河排水的水闸或水道,有关的有开的,开着的水闸,污水就往龙溪河里哗哗地放,肆无忌惮地流,导致靠近佛山方向的河水浓黑;靠近广州方向的河水稍微“清净”些,但也散发出一股腥臭味。随行的广州市、区环保部门有关人士说,水闸里放出来的水,他们以前曾多次监测过,那些水或者是工业污水,或者是生活污水,都是未经处理就直排到河里的;水面上沿河漂浮的都是碎草烂叶,有的已经在流水中绿油油地生长起来了,裹着黑水气势汹汹地奔向广州的珠江西航道。在龙溪河左岸平洲镇夏北村一带,沿河岸有1公里长的垃圾堆放场,其时,垃圾运输车正在怪叫着倾倒垃圾。
在龙溪河与佛山水道、南海水道交接处,水面上不仅漂浮着农田里废弃的草叶,而且还漂浮着一层发亮的黑油,河水就像机油一样黑而且浓,水面不停地冒着黑泡,有人说是河水“营养过剩”。水闸里的黑水飞快地向河道里奔流,左岸边的工厂污水直接排到河里。
广州市环保局在12月6日的汇报中透露,目前广州市主要承接的外来水流来自西南涌、水口涌、佛山水道(花地涌、平洲水道)。佛山、南海、三水等三市大量零散的私营作坊式的电镀厂、染织厂、金属加工厂等污染企业,缺乏排污处理设施,所产生的工业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直接污染广州水质。同时,那里大部分城镇在居住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均未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居民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下水道直接排入河涌,造成水体中的有机污染日益加重。大面积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也直接排入河流,使水体中的含氮、磷污染物增加。此外,沿河自由堆放的垃圾场的渗出液随地表径流流入河涌,也对广州西、后航道的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广州市环保部门还透露,佛山地区三市为保护其境内西、北两江的水质,采取了西、北江取水,河网汊道排污的办法,产生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直接汇入广州市的西航道和后航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芳村区环保局历时半年多,调查芳村区花地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编制出《花地河污染状况及综合整治调研报告》。花地河源于南海市,经芳村区汇入珠江,全长约29公里,过境水来自佛山市和南海市的盐步、大沥、黄岐等地。报告中说,目前,花地河流域大多河段水体发黑发臭,水质全面恶化,其中,过境水是花地河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而且比重逐年加大,不仅影响到花地河,而且直接影响珠江西航道水质。以COD计,过境水排入量与区内污染源排入量之比为2?3:1。
12月6日广州市环保局提出,佛山等三市外来水对广州水体污染日益明显,他们请求:一、省环保局在三市下游与广州的主要饮用水源之间增设三个跨市河流边界断面;二、督促上游城市加强本辖区内污染源的治理和减少向下游水体排放污染物,使进入广州的过境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三、建议通过省政府建立领导责任制,将各城市河流流入下一区域的水质列为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内容进行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四、由省环保局牵头,以珠江沿线城市主管领导及专家组成专职小组,定期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共同协商有关防治问题。
广州市环保局在汇报中还恳请省、市人大代表尤其是省人大代表站在全省大局的高度,协调上游城市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监督和管理,以减轻对广州水体的影响。
日前,广州市主要领导与佛山方面主要领导已经就此达成共识,研究共同防治跨区域水污染问题。现在,两地政府委托有关专家正在编制联合整治这一跨区域水污染事件。据悉,三个治理方案已经基本成型,敲定后不日将对社会公布。
目前,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在加紧协调解决。据透露,省政府已经成立联合整治小组。
广州水污染四大原因:
一、广州本市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不足;
二、流溪河及东江广州河段两岸污染隐患加重;
三、农用化肥与农药对水环境污染日益明显;
四、佛山管辖地区污染源成为广州珠江西航道主要污染,且日益严重。(2000年12月7日摘自《南方都市报》)
龙溪河河水直接汇入珠江西航道,沿着右岸(靠芳村区)往上游走,可见水越来越黑,开车走约有20分钟,就能看到河的左岸有七八处往龙溪河排水的水闸或水道,有关的有开的,开着的水闸,污水就往龙溪河里哗哗地放,肆无忌惮地流,导致靠近佛山方向的河水浓黑;靠近广州方向的河水稍微“清净”些,但也散发出一股腥臭味。随行的广州市、区环保部门有关人士说,水闸里放出来的水,他们以前曾多次监测过,那些水或者是工业污水,或者是生活污水,都是未经处理就直排到河里的;水面上沿河漂浮的都是碎草烂叶,有的已经在流水中绿油油地生长起来了,裹着黑水气势汹汹地奔向广州的珠江西航道。在龙溪河左岸平洲镇夏北村一带,沿河岸有1公里长的垃圾堆放场,其时,垃圾运输车正在怪叫着倾倒垃圾。
在龙溪河与佛山水道、南海水道交接处,水面上不仅漂浮着农田里废弃的草叶,而且还漂浮着一层发亮的黑油,河水就像机油一样黑而且浓,水面不停地冒着黑泡,有人说是河水“营养过剩”。水闸里的黑水飞快地向河道里奔流,左岸边的工厂污水直接排到河里。
广州市环保局在12月6日的汇报中透露,目前广州市主要承接的外来水流来自西南涌、水口涌、佛山水道(花地涌、平洲水道)。佛山、南海、三水等三市大量零散的私营作坊式的电镀厂、染织厂、金属加工厂等污染企业,缺乏排污处理设施,所产生的工业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直接污染广州水质。同时,那里大部分城镇在居住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均未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居民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下水道直接排入河涌,造成水体中的有机污染日益加重。大面积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也直接排入河流,使水体中的含氮、磷污染物增加。此外,沿河自由堆放的垃圾场的渗出液随地表径流流入河涌,也对广州西、后航道的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广州市环保部门还透露,佛山地区三市为保护其境内西、北两江的水质,采取了西、北江取水,河网汊道排污的办法,产生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直接汇入广州市的西航道和后航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芳村区环保局历时半年多,调查芳村区花地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编制出《花地河污染状况及综合整治调研报告》。花地河源于南海市,经芳村区汇入珠江,全长约29公里,过境水来自佛山市和南海市的盐步、大沥、黄岐等地。报告中说,目前,花地河流域大多河段水体发黑发臭,水质全面恶化,其中,过境水是花地河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而且比重逐年加大,不仅影响到花地河,而且直接影响珠江西航道水质。以COD计,过境水排入量与区内污染源排入量之比为2?3:1。
12月6日广州市环保局提出,佛山等三市外来水对广州水体污染日益明显,他们请求:一、省环保局在三市下游与广州的主要饮用水源之间增设三个跨市河流边界断面;二、督促上游城市加强本辖区内污染源的治理和减少向下游水体排放污染物,使进入广州的过境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三、建议通过省政府建立领导责任制,将各城市河流流入下一区域的水质列为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内容进行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四、由省环保局牵头,以珠江沿线城市主管领导及专家组成专职小组,定期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共同协商有关防治问题。
广州市环保局在汇报中还恳请省、市人大代表尤其是省人大代表站在全省大局的高度,协调上游城市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监督和管理,以减轻对广州水体的影响。
日前,广州市主要领导与佛山方面主要领导已经就此达成共识,研究共同防治跨区域水污染问题。现在,两地政府委托有关专家正在编制联合整治这一跨区域水污染事件。据悉,三个治理方案已经基本成型,敲定后不日将对社会公布。
目前,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在加紧协调解决。据透露,省政府已经成立联合整治小组。
广州水污染四大原因:
一、广州本市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不足;
二、流溪河及东江广州河段两岸污染隐患加重;
三、农用化肥与农药对水环境污染日益明显;
四、佛山管辖地区污染源成为广州珠江西航道主要污染,且日益严重。(2000年12月7日摘自《南方都市报》)
聚羧酸阻垢分散剂、水性专用分散剂聚丙烯酸PAA聚丙烯酸钠PAAS 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MA-AA 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AA/AMPS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T-225TH-241 丙烯酸-丙烯酸酯-膦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 TH-613 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盐三元共聚物膦酰基羧酸共聚物POCATH-1100聚丙烯酸盐TH-2000改性聚羧酸盐TH-3100羧酸盐-磺酸盐-非离子三元共聚物TH-904水性分散剂聚环氧琥珀酸(钠)PESA聚天冬氨酸(钠) PASP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相关信息建议咨询:0632-522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