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用水为222.7立方米
EDTMPS在循环冷却水中单独投加时,一般剂量2~10mg/L。EDTMPS与HPMA按1:3比例复配后,可用于低压锅炉炉内水处理。EDTMPS也可与BTA、PAAS、锌盐等复配使用。
我国水资源匮乏,钢铁企业又是用水大户,为确保资源充分合理利用,钢铁工业用水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
从钢铁企业用水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用水量过大。我国钢铁企业吨钢耗水量全行业平均为30立方米左右,只有极少数企业用水指标较先进。如首钢、宝钢、济钢,石钢吨钢耗水指标为1 0立方米左右,而大多数钢铁企业吨钢耗水指标偏大。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一些钢铁企业用水指标就很高,均在40立方米/吨钢以上,有的高达167立方米/吨。而国外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先进指标为6立方米/吨。
二是排水量大,给水体造成污染,同时浪费水资源。这对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三是能耗高。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绝大多数都是老企业,最早供水系统均设计为直流系统和串接系统,全厂供大泵站是由动力厂管辖。近几年来,为了保护环境的要求或节约用水以及用户改变了工艺等,用水量减少,使一些供水系统能力富余太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造成能耗高。
据统计,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用水为222.7立方米,补充新水吨钢为36.75立方米,吨钢排水量为26.5立方米(包括特钢)。
我国钢铁企业在区域上的分布与水资源分布情况类似,在区域上分布不均。
长江以南地区内建有宝钢、上钢、梅山、马钢、南京、杭钢、新余、合肥、武钢、涟钢、湘钢、鄂钢、攀钢、重钢、韶钢、广钢等钢铁企业。产钢量约占全国钢产量的41%左右,位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东北地区建有鞍钢、本钢、凌钢、北台、通化等钢铁企业。产钢量占全国钢产量的15%左右,位于水源较丰富地区。水源主要是黑龙江、辽河、太子河。鞍钢、本钢的水源为太子河,此河来水量为70亿立方米,已建有关门山水库、观音阁水库等。
华北地区建有首钢、邯钢、唐钢、太钢、包钢、天津钢厂、涉县铁厂、石钢、承钢、宣钢、长治钢厂、天津无缝等钢铁厂,年产钢量占全国钢产量31%左右。主要水源有海河水系、滦河水系,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海河流域的水几乎已分光用完。华北西部和西北地区建有包钢、酒钢、新疆八一钢厂、兰州钢厂,年产钢量约占全国钢产量的2.5%。八一钢厂水源为屯河水,属于缺水地区,枯水流量只有0.44立方米/秒。酒钢的水源为讨赖河和区域性地下水,就酒钢小范围来说,水源可满足钢厂目前
用水要求。包钢、兰钢水源为黄河水,目前黄河水来水量逐年减少,这对下游的用水及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西北地区也为缺水地区。还有山东地区建有济钢、莱钢、青钢等,水资源也很缺乏。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相关信息建议咨询:0632-5228899